加工定制: |
|
类型: |
|
林格曼黑度: |
|
脱硫率(%): |
|
除尘率(%): |
|
阻力损失(Pa): |
|
出口含尘浓度(g/Nm3): |
|
使用温度范围(℃): |
|
处理风量(m3/h): |
|
过滤速度(m/min): |
|
近距离捕捉横置阳极电除尘器特点
1、通用电除尘器存在的问题
由于环保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常规电除尘器的100mg/m3和50mg/m3的排放浓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要求。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外科技人员就对电除尘器进行不断的试验、改造,其目的也是为了提高除尘效率。但是人们只是研究方向各有不同,人们片面的通过提高电场强度来达到提高除尘效率的目的,其实也没错。但电场强度的提高,带来以下问题;其一使得同极间距提高,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粉尘的捕捉距离增大,根据库伦力 = 可知,库伦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可知虽然电场强度提高了,可距离增加了,其捕捉力不一定增加多少。其二提高了电场绝缘等级,给制造带来困难。近几年来人们只有靠增加电场数量来提高除尘效率,设置四个或五个电场,使成本大大提高。
由于以上原因,目前一些人士打出了电除尘器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呼吁,市场一度出现“电改袋工艺”、“电/袋结合工艺”,其实这一切的表现都是无奈之举。
2、近距离捕捉横置阳极电除尘器特点
2.1在相同工况下,捕捉力增大;新型“近距离捕捉横置阳极电除尘器”其粉尘颗粒的捕捉力是以往通用电除尘器捕捉力的170余倍。
其原理如下;
根据库伦定律公式中的库伦力 ,通常电除尘器的同极间距为400mm,其捕捉距离为200mm,即r=200。新型“近距离捕捉横置阳极电除尘器” 捕捉距离为15mm,即r=15。而2002÷152=177。
2.2要求比电阻范围增宽;由于捕捉力的提高,其要求电除尘器应用的粉尘比电阻范围可适当放宽。
2.3粉尘被捕捉的机会多;采用两台硅整流变压器,横置二十个阳极模块,粉尘每经过一个模块就有一次被捕捉的机会。所以相当于是二十个电场,在整个电场中,粉尘有二十次被捕捉的机会。
2.4二次扬尘小;由于阳极模块的横置结构,在振打过程中,前面一个正在振打的阳极模块扬起的细小粉尘被后面一个没有振打的阳极模块捕捉,以此类推,除非##一个模块振打,即第二十个模块振打。但是此时的粉尘浓度相当小了,只是通常的1/20了,不足为奇。
2.5克服了阴极肥大和反电晕现象;由于二次扬尘小,所以不论是阳极模块振打还是阴极振打,其振打强度设计可以大大提高,为此这就直接避免阴极肥大现象和阳极模块的反电晕现象发生。
2.6相同振打条件下,振打效果好;试验表明,阳极板法向振打功的吸收是切向振打功吸收的7~10倍,此新型电除尘器振打方向正是沿阳极片的法线方向振打。
2.7除尘器内部流场稳定;含尘气体每经过一个阳极模块,由于模块的结构特点使其对流过的含尘气体进行一次均风作用,加上进风阻流板作用,累计对除尘器内部流体进行了二十余次均风作用,其内部流场的稳定性可想而知,σ0.2。
2.8驱进速度大于通用除尘器;通常电除尘器其电场力(库伦力)方向与粉尘粒子运动方向是垂直的,而新型“近距离捕捉横置阳极电除尘器”其电场力方向与粉尘粒子的运动方向一致,粉尘颗粒荷电后向阳极模块移动速度除受库伦力造成的驱进速度影响外,还受烟气推力影响,其合成速度大于一般电除尘器的驱进速度。
2.9阳极模块抗高温变形能力强;新型阳极模块厚度是60mm,较以往的2mm厚的屏蔽型阳极板而言,抗变形能力大大提高。
2.10比收尘面积大;通用电除尘器的比收尘面积一般都在85m2/m3/s左右,而新型“近距离捕捉横置阳极电除尘器”其比收尘面积在200m2/m3/s左右,这样相对提高了除尘效率,高达99.98%以上。
3、适用范围
3.1广泛使用在冶金、电力、化工、医药、建材等行业除尘净化系统。
3.2尤其是对不合格的电除尘器进行改造,只需更换其阳极和阴极系统,无需更换风机和电控系统。改造工期短,成本低。改造后系统阻力小,系统耗能仍然低,这是电改袋系统无法实现。
李建民